当前位置: >正文

华东师范大学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

  发布日期:     

一、项目介绍

  项目名称:数字化时代基于项目学习理论的英语阅读教学实践改革

  项目类型:教学内容与课程体系改革项目

  项目合作学校:华东师范大学

  项目号:201802263003

  支持软件:芝士网英语阅读备课系统(IRS)
二、专家及成员介绍

  程晓,哲学博士(语言学方向),现任职于华东师范大学教师教育学院,硕士生导师。曾先后就读于同济大学外语系,英国兰开斯特大学(Lancaster University, UK)语言学系,获得文学士,文学硕士(语言研究方向),以及哲学博士(语言学方向)学位。长期以来一直积极参与服务基础教育的工作。作为学科专家参与了上海市教委教研室组织的上海市初中英语学科基本要求、上海市高中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研究、上海市初中英语学科教学指南、上海市“基于初中学生自主阅读习惯与能力培养的泛读课程设计与实践研究”项目、上海市高中英语新世纪教材的修订与评价研究等项目的审稿与评价工作,以及上海市中小学学业质量绿色指标综合评价项目、第四批双名工程攻关计划的顾问工作。

image

  教学方面,主要承担的教学任务包括英语语音、综合英语、学术论文写作、语言测试与评估、语言教师职业技能发展、语言课堂教学与研究、应用语言学等多门本科生与研究生课程的教学。

  科研方面,主要研究领域为语言教师教育、应用语言学、教育评价,包括外语读写能力以及学术读写能力的培养与发展,外语教师职业发展,学习与实践社团(learning community/community of practice),社会文化理论及其在语言教育与研究领域的运用,外语测试理论与实践研究等。为TESOL国际组织、以及国际读写协会(International Literacy Association)成员。

  教学成果:

image

  科研成果:
  程晓.(2008).第七章:语言错误和纠错,载于邹为诚等编著,《外语教师职业技能发展》,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程晓. (2010a). 未来外语教师教育课程体系建设之设想. 载于邹为诚 (主编), 《中国基础英语教师教育研究》. 上海: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程晓. (2010b). 基础英语师范与英语专业一体化的建设的尝试—以语音教学为例. 载于邹为诚 (主编), 《中国基础英语教师教育研究》. 上海: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程晓. (2013). 新读写理论及其在美国中小学读写教学中的体现. 《外语教学理论与实践》, 1.
  程晓. (2013). 活动理论之客体概念及其对课堂教学的启示. 《华东师范大学外语论丛》第二辑.
  程晓.(副主编),(2013).《外语教师职业技能发展》第二版.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程晓.(副主编),(2014).《创智英语泛读教程3》. 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程晓.(参与编写),(2015).《中学英语课程与教学》. 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程晓.(2017). 学科内容标准驱动的美国教材建设机制研究. 《教师教育研究》,29(5),115-121.
  程晓.张诗蕾.(2018). 被新高考改变的高中英语教与学. 《文汇报》,2019.9.9第四版.
  Cheng,X. (2011). The concept of “object” in activity theory and its application in classroom research: A case study of a phonetics course. Chinese Journal of Applied Linguistics, Vol 34, No 3: 72-88.
  Cheng,X. (2012). Literacy in changing contexts: Understanding international students’ literacy practice and learning experience. Shanghai: Shanghai Joint Publishing Corporation.
  Cheng,X. & Wu, L.-y. (2016). The affordances of teacher professional learning communities: A case study of a Chinese secondary school. Teaching and Teacher Education, 58, 54-67.
  Cheng,X. & Wang, H. (2017). Peer observation in in-service teacher development. In Vilches, M. L. C. & Lau, K. (eds). Understanding English in Use in Language Education and Language Studies. Kaohsiung: Wenzao Ursuline University of Languages Press.
  Cheng,X. & Pan, X. (2019).

  成员介绍:
  祝智颖,中学高级教师,主要任务为设计并协调安排实践环节。
  沈莹,中学高级教师,主要任务为示范课例。

三、项目详细介绍
(一)项目背景和基础介绍
  移动通信、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创生出现实空间与虚拟空间相互融合的数字化教学环境,推动了学校教育系统的结构和教学模式变革,促进了教育信息化、智能化的发展。全新的教学环境对教师的数字化教学能力提出了新的要求,也对高校师范生的培养提出了新的要求。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国办发〔2015〕36号)和《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产教融合的若干意见》(国办发〔201795号)的文件精神,积极响应教育部高等教育司《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关于征集2018年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的函》(教高司函〔2018〕8号)的号召,本项目拟结合华东师范大学的优势学科之一英语学科教育以及汉得知云软件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芝士网”)开发的英语移动信息化教学平台,在移动互联网时代背景下,实现强强联手,共同培养具有扎实学科教学以及教科研能力的卓越英语教师。

(二)项目特色和亮点
  本项目的主要特色在于融合英语学科教学先进理念和较成熟的在线云教学技术资源,结合一线教师的示范课例与在读师范生的创新思维,实现产、学、研一体的创新实践协同发展。

  亮点一:理论有高度与前瞻性。本项目的课程设计有科学合理的英语学科教学理论基础:基于多元读写观的理念,强调文本与读写活动的社会属性,即文本的构建与理解均与特定的领域与语境不可分割,读写活动既涉及认知过程,也包含社会文化因素。根据欧洲语言共同参考框架提出的语言学习与语言使用的过程是相互融合、二者合一的过程这一理念,倡导于项目学习理论(PBL)的阅读教学模式,契合我国当前教育改革对核心素养的培养的关切,在单元主题引领下,通过具体语言使用领域和语境或技术支持下的虚拟语言使用情境的创设,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协作的阅读实践活动,并在此过程中发展阅读能力。本课程拟在上述教学理念的指导下,设计师范生教学技能发展课程,培养其阅读教学设计与实施的能力。

image

  亮点二:实践有深度与时代性。长久以来,高等院校师范生教师教育类课程的一大缺陷为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欠紧密:课程的讲授与师范生的教育实践环节之间存在较长的一段时间差,与师范生毕业踏上教师工作岗位开始真正的教育教学工作之间则有着更长一段时间的间隔,师范生们普遍反映无法学以致用,师范院校的教师教育类课程之效果也因此大打折扣。教师实践性知识的特性及其习得方式告诉我们只有深入真实教学情境才能切实发展教师的实践性知识。因此本课程拟从两个方面结合高校的课堂讲授与一线教学场景的实践:

  1、课堂讲授的教育教学理论和教学设计原理与一线教师的课堂设计与实施的范例相结合,师范生在原理学习的同时进行课堂实例的观摩与分析;

  2、为师范生提供真实的课堂教学情境,由师范生与一线教师共同协作,进行课堂教学设计与实施。鉴于在课程实施过程中组织师范生到一线教学现场介入实践的操作性困难,上述两方面的结合将充分借助于现代信息技术手段来实现。

  亮点三:技术有广度与融合性。本课程的设计与实施过程将充分利用并融合“芝士网”的云课程平台技术以及在线课程资源,为师范生提供大量的教材解读与教学活动设计模块的原始资料,以及一线教师的优质教学设计范例与课堂录像,使学生在学习教育教学设计的理论知识的同时,对一线教学课堂实际情况有一个直观感性的认识。在此基础上,师范生与一线教师形成在线协作教学团队,针对真实的课堂与学生,合作进行教学设计与实施。

(三)项目建设目标
  贯彻《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精神,落实《教育部关于印发<教育信息化“十三五”规划>的通知》(教技[2016]2号),切实以教育信息化为契机推动教学改革和课程改革,遵循教育部2018年产学合作专业综合改革项目要求,结合学科专业特色和人才培养需求,以移动互联网时代为背景,以移动信息化教学平台“芝士网”APP上面的教学资源与备课资源作为教学改革的有效途径,在华东师范大学原有的英语教师教育优质课程基础上,进一步着力打造能够有效提升基础教育教师授课能力和教科研能力的课程,使基础教育教师在刚踏出高校门的一刻,不仅仅只掌握了语言学、教育学及教育心理学的基本知识,更掌握了融合信息技术的英语学科授课技能,如阅读课设计及授课方法,写作课设计及授课方法,多媒体在阅读课/写作课的应用方法等。为将来打造大批的卓越的基础教育英语教师打下基础,从而从根本上提升英语学科基础教育的质量。

(四)项目建设内容和实施路径
  本课程建设项目主要基于华东师范大学英语专业师范生(包括本科生与教育硕士)教师职业技能发展系列课程中的如何教阅读/词汇/写作等课程模块,以项目学习理论为指导,以培养中小学生的英语学科核心素养为教育教学目标,培养师范生的阅读教学设计与实施能力。项目建设的主要内容包括:

  1、课程的教学内容
  构建合理的课程教学内容是本项目的首要任务,本课程的内容分为两大部分:原理学习与实践产出。师范生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将掌握正确的读写观和基本的读写教学原理:能够理解文本不仅包含语言要素,还包含社会文化要素,文本的构建与理解是在具体的领域、语境、文化背景中的认知与思维过程;掌握基于项目的学习理论(PBL)的基本要素与关键步骤,了解PBL与任务型学习(TBL)的主要区别;理解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内涵,从而理解读写能力与读写态度、习惯、策略之间的关系,了解自主学习与合作学习在读写能力培养过程中的重要性;掌握基本的读写教学设计原则与教学方法。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师范生还需要具备初步的教学设计与实施的实践能力。首先,在教育教学原理的学习基础上,对一线教师的示范课例进行观摩与分析,体会理论在实践中的结合与体现方式;其次,通过师范生与实践基地一线教师的结对关系,为师范生提供具体的教学情境,基于特定的教材教学单元,面向特定群体的学生,师范生与一线教师合作进行单元主题下基于项目学习理论的阅读教学设计与实施。

  2、课程的实施流程
  探索科学可行的课程实施流程是该项目另一大任务。本课程的实施主要分为三个环节:理论学习环节、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课例观摩与分析环节、以及实践环节。在课程实施过程中,每个理论/原理部分均将配合相应的课例观摩与分析环节以及实践环节,切实解决传统的教师教育课程中理论与实践相脱节的老问题。

image

  3、课程资源开发
  课程资源的开发是本项目实施过程中的必要环节和必然产物,基于“芝士网”原有的教学资源,开发并积累与本课程倡导的教学理念相匹配的课堂教学示例以及课堂活动案例集,收集并积累在师范生与一线教师结对教学实践过程中涌现出来的优质案例,最后形成课堂录像(片段)集、展示课件、说课介绍、以及教学反思等材料。

  项目实施路径

image

  本课程建设项目通过三个步骤进行:
  (1)在课程设计阶段主要进行三项工作。首先,通过文献阅读与梳理,为课程设计打下坚实的理论基础,并以此为依据设计课程框架;其次,利用“芝士网”现有的教材与教学活动资源库,整合为师范生进行教学设计练习的资源与参考模板;再次,依据本课程的阅读教学理念,收集整理来自实践基地学校一线教师的课例,作为师范生进行观摩与教学实例分析的素材,以及进行教学设计的参考材料。

  (2)在课程设计工作初步完成的基础上,进行第一轮课程实施,跟踪监控课程实施过程中各步骤的效果与学生反馈,分析评价课程设计与实施中存在的问题。

  (3)在第一轮课程实施后进行总结与反思,形成初步的课程建设成果。

(五)项目预期成果
  本课程建设项目预期成果包括以下四个方面:
  课程大纲:包括培养目标、评价体系,具体的课程时间分配、章节目录、课程实施流程等;
  课程资源库:按章节提供PPT课件、教参等教学资源,提供课程分节教学的教学活动设计示例方案;
  实践展示库:根据真实场景实践获得展示课课件、说课介绍及未来的改进想法;
  在线课程与数据管理平台:双方共同建设云课程内容资源(含电子课件的制作),拟初步建成专业教学大数据管理平台,用云技术、大数据技术驱动教育教学管理变革。

(六)项目实施计划
  2019.1.-2019.3.文献整理与课程设计
  2019.4.-2019.8.部分课程试运行与调整
  2019.9.-2019.12.第一轮课程实施
  2020.1.课程反思总结形成初步课程建设成果

四、学校背景介绍
  华东师范大学是由国家举办、教育部主管,教育部与上海市人民政府重点共建的综合性研究型大学。学校成立于1951年10月16日,是以大夏大学(1924年)、光华大学(1925年)为基础,同时调进圣约翰大学、复旦大学、同济大学和浙江大学等高校的部分系科,在大夏大学原址上创办的。1959年学校被中共中央确定为全国16所重点院校之一。1972年学校与上海师范学院、上海体育学院等院校合并,改名上海师范大学。1978年学校再次被确认为全国重点大学。1980年学校恢复华东师范大学校名。1986年学校被国务院批准成为设立研究生院的33所高等院校之一。1996年被列入”211工程”国家重点建设大学行列。1997-1998年,上海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上海教育学院和上海第二教育学院等先后并入。2002年根据上海市高校布局结构调整的战略部署,学校启动闵行校区规划建设,并于2006年主体搬迁到闵行校区,形成了”一校两区、联动发展”的办学格局。2006年教育部和上海市决定重点共建华东师范大学,学校进入国家”985工程”高校行列。2017年学校进入国家世界一流大学建设A类高校行列,全面开启扎根中国大地建设一流大学的新征程。

image

image